我校在第十八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佳绩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7年06月01日 转发至:

 

    盛夏炎炎,喜事连连。一年一度的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刚刚落下帷幕,我校已经收到大赛主办方发来的喜报: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被评为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;学生参赛共获一等奖1名,二等奖13名,三等奖56名。

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经南海区教育局批准,南海区教研室组织全区中学生参加的大型作文赛事。我校语文教研组按照区教研室的通知,积极发动学生参加本项赛事。我校共有1400名学生参加本届作文大赛,教研组各位老师对参加本届赛事的学生都进行了悉心指导,对参赛作文都进行了细致修改,最终为本届大赛送上了高质量的作品。其中何艳强老师指导的高二(21)班的洪雅琳同学荣获本届大赛的一等奖;李丽华、陈淑华、张健华、林举珠、雷平、卢雪冰、罗金平、邓绮文、欧永欣、林素、熊晓、陆结群、陈平华等13位老师指导的学生共13人荣获本届大赛的二等奖;刘谦、梁锦云、张新娣、冯六凤、禤贤明、黎丽娟等老师指导的学生共56人荣获本届大赛的三等奖。

在此,特向获奖的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,并向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并认真指导学生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!

调整大小 221班  洪雅琳.JPG

一等奖获得者:洪雅琳

 

【附获奖作文】

古书中的书生

(第18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作品)

西樵高级中学221  洪雅琳

我即将离去。

阶前双夜合,枝叶敷华荣,望着庭前合欢花,时值盛开,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绯然。幽窗一盏孤灯,数不尽的厌厌雨,随风暗滴花梢。疏疏一树,飞花飞絮,往事旧人略过我眼前,暗自沉吟,湔裙梦断续应难,还似梦游非。

吾名纳兰容若,阿玛曾是权倾朝野的大清名臣。我少时聪慧好学,日则校猎,夜必读书,书声竟与他人的鼾声相和,智齿之龄便已饱读诗书。寂寞流年,深深庭院,毕竟少时,我偶尔还会艳羡外边那些扛着长竹竿猫身蹑步捕婵的信道痴儿,可谁遣偏生明慧。我深知,身上背负着不仅是阿玛的期盼,还有叶赫一族的未来。

东华软红尘,花柳繁华地,浊世有公子,独爱诗酒风流。闲时吟诗作对,亦或邀三两好友午后湖亭小叙,品茶作画,琴声潺潺如流水,好生惬意的岁月!如今想起,那般恣意快活的轻狂仿如昨日。几年官场沉浮,当年把酒言欢的友人啊,来也无言去也无踪,何时再修风月闲,赌书消得泼茶香?

别后心期和梦杳,年来憔悴与愁并,沉思往事立残阳,泪咽却无声,只向从前悔薄情。料也觉,人间无味。我的妻子,闺中知己卢氏就那样离世。那么年轻生命,还未与我修得共白头,便已生死殊途。此恨何时已,滴空阶、寒更雨歇,葬花天气,清泪尽、纸灰起。泠泠彻夜, 我自中宵成转侧,忍听湘弦重理,唯寄他春梦里,瞥遇回廊,待结个、他生知己。

    “去江南吧。顾贞观见此不忍,为我牵线,觅来一红颜知己,沈宛。两地书频,相知日深。她的纯洁,聪慧是我爱慕不已,于是我便起程去江南。

彩霞漫天的橘红,一名女子从乌衣巷迈着步子款款前来,衣袂飘飘,佳人蛾眉成双对,眼波潋滟,余晖映着她安静的面容。我仿佛看到离去多年的妻子,一如相见时美好,盈盈女子白衣裳凭栏而立,丝帕掩面言笑晏晏。彼时桃花羞春色,吹落一地娇红。

公子可是才名冠绝天下的纳兰公子?耳畔女子声音温婉动人,宛如和煦春风拂过心间。见我点头,她又惊又羞,随之黯然低头,喃喃自语沈宛自知身份低微配不上公子,可为何是我?

因为你是沈宛,是我的南国佳人。我见她不安,索文房四宝,立即填一首《浣溪沙》。她取来琴,试着弹唱。琴声袅袅,伊人在旁,情意悄然滋长。不经意间对上她澄如秋水的眼眸,相看好久竟无言。

江南四月天,沈宛闺中的博山香,令我魂牵梦绕。不想离去,谁料慰愁书柬,竟是归程。阿玛的来信言之凿凿,字里行间问我归期何时?云澹澹,水悠悠,和暖和香,垂杨低头私语,相思未道因风起,芳香丝丝缕缕欲遮别路。无奈眼底风光留不住,我却又上雕鞍去。

沈宛的玉颜一片惆怅,指尖紧绕着发丝,不时地向窗外望去,车轱辘除了惊扰一番尘土再无新意。我温言细语安慰道:“阿宛,你不必担忧,我既许你深情,便护你一世无忧。可我终究负了她,一包衣,一摞书,她无奈离去。我匆匆离去,庭院寂寂,人去楼空。烟般往事梦中休,绕梁芳踪难去留!

永别的时候到了。当我奄奄一息卧在床榻上,手再也无力握住笔,捧起书,尽情泼墨挥毫时,我只能不舍地一一抚过几个幼子的头,说三言两语安慰阿玛额娘。我与那疾病挣扎了多日,依旧等不来伊人。

儿呀,你总是脚在尘寰,心在云端……”隐约之间我听见阿玛哀叹连连。我不知他何种表情,只能用尽全力握住他的手。阿玛,我终不能达成所愿。

萧瑟兰成看老去。往事风流堪回首,倚花愁不语,试问暗香飘尽知何处。遥想人生初见时,依约相逢,絮语黄昏后。此时此夜难为情,后身缘,恐结他生里。

勿念。

    点评:在高贵、狂野的血统之下,涌流着不可方物的清丽婉约、哀感顽艳;于高门广厦之中展现着出人意料的忧伤姿态,于生命绝美之处猝然凋零的不堪命运。纳兰性德,是一位几乎寄托了世间一切惆怅美丽的男子,是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至情至性者的传奇。雅琳同学是纳兰容若的崇拜者、痴迷者,她以略显生硬的玉手,挑捡出纳兰的清词丽句,以“古书中的书生”口吻,串缀了纳兰那“可以短暂,但绝不黯淡或沉沦”的“慧星般的人生”。作品读来诗意盎然,别有风味。当然,若能在“联珠合璧”之余,加入自己对纳兰性德这一“古书中的书生”的评述与抒情,或者会在古韵缭绕、凄忱闲丽的文辞里生出鲜活的思想与真诚的情感。(指导教师:何艳强)